?h地處河南北部,北距首都北京 548公里 ,南至省會鄭州 165公里 ,處于安陽、濮陽、新鄉(xiāng)、鶴壁等市輻射帶的中心位置。縣域面積1030平方公里,耕地93.4萬畝,轄8鎮(zhèn)2鄉(xiāng),489個行政村,總人口66.8萬。
?h古稱黎陽,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,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人杰地靈。商代稱黎,西漢初年置黎陽縣,明初稱謂?h至今。境內現(xiàn)有名勝古跡280余處,其中國家級保護單位10處,省級保護單位24處。在兩千余年的歷史長河中,浚地名流輩出。春秋時的端木子貢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佼佼者,西漢時的賈護是《左氏春秋》的重要傳人,唐初的王梵志開創(chuàng)了我國通俗詩話的先河,明代的王越“出將入相,文武全才”。大伾山平地拔起,孤峰凌云,山勢奇特,氣象崢嶸。山上寺廟洞閣棋布,摩崖碑刻林立,松柏夾道,曲徑幽回,帝王將相、文人學士、登山攬勝者代不乏人。大伾山與浮丘山東西對峙,相去1里有余,衛(wèi)河環(huán)城傍繞,“城中有山,山上有城,山下有水,山水輝映”構成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。浮丘山綽約多姿、妙景無窮,碧霞宮結構嚴謹、風格獨特,因它而興起的正月古廟會,持續(xù)約1個月的時間,日客流量逾20萬人,450多年長盛不衰、聲勢浩大,為河南省三大廟會之一。兩山平地突兀,景色宜人,文物古跡薈萃,摩崖題記遍布,有“登浮丘即朝東岳,攀大伾如游三壺”之稱,被譽為“豫北平原第一勝跡”,是省“十佳”風景名勝區(qū),國家級 4A 景區(qū)。更有“中國最早、北方最大”的大石佛,依山鑿就,高與崖齊,氣勢雄偉。
浚縣交通便利,基礎設施完善。京廣鐵路,107國道,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,湯濮鐵路,鶴濮高速公路橫貫縣北,境內公路四通八達。供電線路遍及全縣鄉(xiāng)村,供電能力充足。程控電話、移動通訊溝通千家萬戶,寬帶網絡、智能網絡連接五湖四海。
?h物阜源豐,阡陌生金。石灰?guī)r,大理石,頁巖,型砂,鈣基膨潤土等礦產資源儲量大,品位高,開發(fā)前景廣闊。衛(wèi)河、淇河、共產主義渠流經縣境,水資源豐富。土地肥沃,氣候適宜,盛產小麥,玉米,大豆,花生,紅棗,蘋果等,自古就有“黎陽收,顧九州”之稱,是典型的農業(yè)縣,每年小麥年產量35萬噸,玉米年產量20萬噸,花生年產量5萬噸,是全國優(yōu)質小麥基地縣,國家級小麥原種生產基地縣,全國優(yōu)質蜂蜜產品基地縣,全國秸稈養(yǎng)羊示范縣,在農副產品深加工和食品加工方面頗具發(fā)展?jié)摿。目前開發(fā)的土特產品有:浚縣豆腐皮、鮮焦鹵花生米、火龍崗金小米、蘇村粉皮、善堂大棗等,遠銷全國各地。
浚縣民間藝術源遠流長,屯子鎮(zhèn)石雕石刻歷史悠久,頗負盛名,溯及漢代,興于明清,至今長盛不衰,是享譽全國的“石雕之鄉(xiāng)”,目前僅屯子鎮(zhèn)就有石雕石刻廠60余家,從業(yè)人員9800余人。另外,還有柳編、泥陶、泥猴、泥咕咕等民間工藝也是聞名遐邇。
改革開放以來,?h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。農業(yè)基礎進一步鞏固,工業(yè)生產突飛猛進,已形成以造紙、化工、機械鑄造、醫(yī)藥、食品、飼料、農副產品加工、建材等為骨干的12個門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