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渡縣位于云南省西部,大理白族自治州東南。地理坐標東經(jīng)100°19′~100°47′,北緯24°47′~25°32′。東至水目山頂與祥云縣交界;西至隆慶關(guān)(龍箐關(guān))與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分疆,寬26公里;北至九頂山巔與大理市、祥云縣分壤;南至牛街區(qū)的太平山頂與思茅地區(qū)景東彝族自治縣接連,長82公里;東南部接壤楚雄州南華縣。自西北向東南呈一狹長地形,總面積1523.43平方公里,其中壩區(qū)面積132平方公里,占總面積的8.66%,山區(qū)、半山區(qū)面積1391.43平方公里,占總面積的91.34%。
國道交匯,咽喉要地
彌渡縣自古就是通往滇西、滇西北、滇西南的交通要沖,唐代就有古驛道過境,上通京城長安,西達保山,可出緬甸;西北通麗江、中甸;西南通臨滄,可出老撾、泰國。廣大鐵路和楚大高速公路越境而過,214國道和320國道(老線)在縣境北部縱橫交匯,并有連接線與楚大高速公路相通,是昆明通往滇西和滇西南的咽喉要地。彌渡縣政治經(jīng)濟文化中心、縣政府駐地——彌城鎮(zhèn),東至昆明320公里,西北至州府大理市60公里,南往臨滄297公里、達思茅538公里。
“ 九山一壩”,地形多樣
彌渡縣位于洱海、程海大斷裂交匯處北端,地處中甸—劍川—下關(guān)斷裂帶,和東北向西南延伸的永勝、祥云斷裂帶和以彌渡縣苴力鎮(zhèn)為源頭的西北向東南延伸的紅河斷裂帶以及西南—東北延伸的祥云南定河斷裂帶四大斷裂帶的交切延伸處。在縣境內(nèi),古生代至新生代地層均有外露;中生代三迭、侏羅、白堊系為濱!獪\海相沉積,出露于毗雄河西部及南部,分布比較廣泛,以洱海斷裂帶為界;在新生代,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,地殼上升,彌渡壩為斷陷堆積盆地,自更新統(tǒng)盆地形成至今,先后堆積了更新統(tǒng)的湖積物、全新統(tǒng)沖擊、沖洪積和沖湖積等物。第四系的更新統(tǒng)湖積物、砂巖粘土、砂層、砂礫巖、褐煤層,出露于彌渡盆地西部邊緣臺地,呈帶狀分布。
彌渡縣地勢西北高、東南低,有北向南呈一狹長地性。山脈河流多呈西北—東南向展布,最高點九頂山,海拔3117.9米,最低點牛街鄉(xiāng)米苦拉,海拔1223米,高低差為1894.9米。由九頂山巔到南部的最高點天生營(海拔2784.4米),相對高差為333.5米;由北部盆地最低處(海拔1673米)到南部最低點的米苦拉,相對低差為450米。其地貌可分為構(gòu)造剝蝕地形,中切割中山峽谷山地,溶蝕中山峽谷和山間盆地四大類。全縣總面積1523.43平方公里,山多壩少,壩區(qū)面積132平方公里,占總面積的8.66%;山區(qū)、半山區(qū)面積占總面積的91.34%。
縣境內(nèi)山巒起伏,峰谷相間,北南縱列,屬云貴高原東脈的南延部分,有西邊山山系,東邊山山系和南山山系。西邊山山系自北而南依次有,九頂山、定西嶺、打雀山、一把傘、大黑山、三角頂、老鴉井、老尖山、蓮花山、支鍋山、太極頂、紅嶺崗、龍角山、臘鵝山;東邊山系自北而南依次有,大轎山、亂洞山、水目山、老深箐山、龍王廟山、后山、五臺山、格巴拉山頂、錦標山、大尖山、德苴巖子、新街丫口后山、大立碑;南山山系屬云嶺山系與哀牢山脈,自北而南依次有,太平山、靈寶山、天生營、彎嶺崗山、阿尼山、太平山、鐵柱山、鍋底塘、羅頂章山頭。
縣境內(nèi)有彌渡盆地和密祉盆地,呈階梯分布,均屬斷陷堆積盆地。彌渡盆地海拔1673~1800米,位于縣城北部,呈北西—南東向展布,長34.5公里,最寬處8公里,最窄處1公里,平均寬5.2公里,面積179.13平方公里,占全縣總面積的11.8%,盆周群山環(huán)抱,盆中地勢平坦,有“九鄉(xiāng)一壩”之譽。密祉盆地海拔1900~2000米,高出彌渡盆地200米,屬冷涼盆地,面積5平方公里。